在第36个国际减灾日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入践行党中央、国务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应急体系建设迈向新高度,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与应急自救互救能力,10月10日,浙江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携手杭州市、余杭区,共同拉开了2025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的帷幕。
此次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演练、比赛、宣讲及体验环节,为现场群众呈上了一场沉浸式的防灾减灾知识盛宴。
活动开场,一场紧张有序、扣人心弦的“1833基层最小单元”防汛演练(突发)迅速打响。现场大屏实时呈现良渚街道防汛指挥中心的动态场景,仿佛将观众带入了防汛指挥的前沿阵地。演练过程中,工作人员条理清晰、精准无误地汇报了余杭区避灾安置点的分布情况、防汛泄洪区以及东苕溪高风险防汛区的详细信息;针对地下隧道进水、小区内涝等突发状况,他们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演示了从隔离、预警、排水到解除预警的全流程处置措施,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有条不紊。在活动现场的景观湖水岸边,由良渚街道、社区、物业小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默契配合、协同作战,开展了地下车库进水抽水机排水、排水车隧道进水排水等实战演练。最后,良渚街道防汛指挥中心向省防汛指挥中心完整、详细地汇报了应急处置情况,整个演练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实战性十足,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防汛应急处置的严谨与高效。
随后,来自浙江省地震局和浙江省科技馆的科普达人闪亮登场,针对地震这一常见且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开展了深入浅出的应急逃生和救援知识宣讲。他们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剖析了在不同场景下遇到地震灾害时,如何巧妙利用室内空间进行科学避险。精彩的宣讲内容引人入胜,赢得了参观群众的阵阵掌声,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实用的防灾知识。
活动中,一场充满趣味性与挑战性的《防灾华容道逃生比赛》吸引了众多群众的目光。该比赛创新性地将华容道经典玩法与防灾知识相结合,参赛者需要穿过立体棋面,在游戏中趣味性地了解台风、山洪、泥石流、地震坍塌、森林火灾、山体滑坡等九种自然灾害的应对方式,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又达到了普及防灾知识的目的。与此同时,搜救犬与仿生犬地震应急救援比赛也精彩上演,展现了应急救援领域的科技力量与专业水准,让观众对现代应急救援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除了主舞台上的精彩活动,大型装备和智能装备、应急救援技能体验区也成为了活动的“硬核亮点”。各类先进装备集中亮相,防汛指挥车、大型消防车辆、森林消防装备、舟桥装备等现有大型装备整齐排列,宛如一支装备精良的应急“铁军”,供群众近距离参观和互动体验;智能头盔、智能眼镜、森林消防机器人、疏通机器人、破拆机器人、无人机应急照明设备及社会组织特色装备等智能装备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群众可以亲身体验科技赋能应急救援的独特魅力。此外,应急消防行业企业及合作单位还设置了专门的宣传展示区域,全方位展现了应急产业的发展成果与应急救援技能,让观众对应急产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展陈区的文创产品也别具一格,通过可爱的卡通形象向群众展示了各种应急元素,让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记住应急知识。担架制作、绳索打结、心肺复苏等实用的应急救援技巧体验区更是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队参与,大家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基本的应急救援技能。
此次2025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演、赛、讲、展、体验”相结合的创新方式,将专业的防灾减灾知识巧妙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互救能力。下一步,应急管理部门将持续发力,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为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根基。







来源: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