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工作 |
|
|
|
|
协会工作 > 专题报道 |
专题报道 |
|
深化隐患治理 做好五项措施——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省安全生产协会信息联络员第二次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 |
www.zj-safety.org.cn 日期:2009-03-26 来源: |
一、基本概况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省政府批准组建的省级交通类国资营运机构,于2001年10月30日成立,注册资本金50亿元。经营范围涉及高速公路投资、营运和管理,远洋和沿海运输,高速公路客运,交通工程施工,以及房地产开发、金融证券和酒店服务等领域。集团公司成立七年多来,在省委、省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帮忙支持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旗下通车高速公路里程从组建时的507公里,发展到2007年底的2191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的75.53%;海运总载重吨位从组建时的47万吨,发展到目前的190万吨;全资、控投的子公司从5家发展到28家,在岗员工18371人。 到今年上半年,集团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1183.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4%;营业收入完成79.08亿元,同比增长4.47%;今年续建8个高速公路项目共290.985公里,上半年完成投资27.2亿元;远洋运输业营业收入1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62亿元。在“2008年浙江省百强企业”评选中,集团公司以131.07亿元营业收入列“省百强企业”第28位,“省服务业百强企业”第4位。在衡量综合百强企业规模和实力的相关指标中,集团公司有4项指标进行前十位,分别为:资产(1035.34亿元)列第1位、利润(31.67亿元)列第2位、销售收入利润率(24.16%)列第2位、纳税(23.34亿元)列第4位。 所有这些在给集团公司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近年作为集团目前主要投资方向的高速公路项目,成本高,流量小,面临经营亏损与对高速公路营运要求愈来愈高、安全投入越来越大的矛盾。另集团旗下的生产经营公司由于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安全生产工作面广量大,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任务非常艰巨,安全事故防不胜防、管不胜管。所有这些,决定了交通集团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特殊重要性。 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措施 交通集团一直以来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加以重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级有关部门支持帮助下,交通集团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良好,多年被省安委会评定为优秀。现在我就交通集团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一些做法根据会议的要求作一介绍,以求抛砖引玉,共同探索企业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隐患是企业安全生产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外在表现。隐患多少及其程度,客观反映了企业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负责制,以及安全投入、安全科技、安全制度、安全培训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它们之间的数字比是300:29:1,这是由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希通过分析55万起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总结出的"安全金字塔”法则,因此要想消除事故就必须先除隐患。我们集团在2006年就对隐患排查治理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把隐患的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生产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常态化的工作来抓。特别是从2007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及时发现和整改了一大批隐患,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完善隐患排治理体系,力求全面落实责任 为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集团公司于2007年分别召开了隐患排查治理的动员和再落实会议,要求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发动全体员工参与本次活动。成立了由集团公司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各子(分)公司纷纷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均亲自挂帅。 (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着力排除隐患重点。 制定了《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和《关于浙江省交通集团公司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隐患排查的内容、标准、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等。各子(分)公司根据要求及时组织实施,明确指导思想、排查重点、方法与职责、实施步骤,分阶段、分主次细化工作措施任务等,并立即开展自查治理工作。高速公路板块还按“五类桥梁、六方面排查、五方面治理”的工作要求,切实把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作为专项行动的重点,对在建和营运高速公路的开展十二项专项内容的检查,共对3082座桥梁、254座隧道、327座明涵、954座上边坡、311座下边坡、1154座高路进行了全面排查。目前,桥梁、隧道及高边坡基础数据已基本齐全,基本做到一桥一档、一隧一档、一坡一档。部分子(分)公司还建立了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将本单位管辖高速公路的桥梁、隧道、涵洞等道路基础设施信息进行统一登记管理,建全和完善了结构物的档案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各设施的动态信息进行收集、汇总、统计,为基础设施的及时养护与修复,病害原因研究分析,提供了较完整全面的安全、技术、管理的档案资料,基本实现了安全隐患的动态管理。 (三)、探索隐患管理新方法,着力建立排查新机制 积极探索隐患排查的新机制,并已摸索出不少好做法。陆上运输企业为使安全隐患工作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梳理出了七个方面的排查内容,并逐条提出要求,逐条对照落实,确实了排查工作的实效。建设施工企业按照“定责任人、定治理时限、定治理措施、定治理资金和定监控措施”的“五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治。 (四)、创新隐患督查工作思路,力求及时整改到位 为确保督查工作不流于形式,隐患排查不留死角,结合集团公司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多策并举,按照“认真排查、坚决整治、巩固成果、杜绝新隐患”的总体要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落实。在各子(分)公司自查的基础上,集团组织督查小组,分别由集团公司领导带队,并特别邀请省安监局、消防局等单位的专家,抽调各子(分)公司的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检查小组,对旗下各子(分)公司进行对口交叉检查。排查出隐患不是此项工作的目的,将隐患治理消除才是其根本目的所在。因此,既要严格隐患排查,更要着重落实整改。各子(分)公司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梳理,并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公司挂牌督办,同时明确了责任人、期限和资金;有的子(分)公司还针对下属单位有连续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专门派出安全情况调研组,进驻现场对其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工作进行督促、指导。 (五)、从源头解决隐患,着力建立长效机制 集团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契机,不断加强和规范现场管理和职工操作行为,强化职工培训教育,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推行标准化管理等基础工作。根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集团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管理暂行办法》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试行办法》等制度,对事故隐患的定义、隐患的级别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对隐患排查的主要责任人、管理机构、建档监控、隐患登记销号、隐患治理专项资金、隐患排查治理分级、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等作了提纲性的规定。同时决定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基金,每年安排30万的资金,专项用于举报奖励及其他相关支出。部分子(分)公司结合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契机,邀请专业认证机构,将审核与隐患排查结合起来,对全线范围内的桥梁、隧道、高边坡等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了重点排查,并建立了相应的应急反应机制。有的发动全体职工查找隐患,在对排查出的危险源进行全面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了当年度的《危险源清单》。这些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为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三、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集团公司从2007年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到2008年9月底,累计查出各类事故隐患2578余处,已整改2438处,整改率达95%,还重点摸清了集团公司营运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隐患的数量、状况和分布情况,及时消除了大量的事故隐患,遏制责任性事故的发生。但隐患存在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旧的隐患治理了,还可能产生新的隐患。集团公司把隐患排除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抓手、切入点、基础性预防工作,持之以恒排查治理,同时逐步规范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健全和完善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了重大隐患监管体系。为防止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资料。 安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警钟长鸣,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积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工作水平,及时排除隐患,努力打造本质安全的和谐企业,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八年十一月 |
|
|
|
|
 |
主办单位:浙江省安全生产协会
协会地址: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501室
联系电话:0571-88063105 88822089 |
技术支持: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备案序号:浙ICP备12033676号-1
本站自网站更新到现在共有人次访问 |
|
|